獲加國夫婦助養完成學業 港婦續助養延續愛的傳承
發布時間: 2016/06/10 16:05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6
父母為子女無私奉獻,也有熱心人為毫無血緣關係的幼童付出關懷和愛。60年代有清貧女童獲遠在外國的契爺助養,可以繼續讀書。助養關係聯繫了相隔千里的「父女」情,她為感激恩情,長大後也跟女兒一起助養兒童。
50、60年代的香港,有逾萬名窮苦小孩,全靠相隔千里的「父母」資助,以改善生活。余翠華(Dolly)與契爺Mr. Baily緣分始於1968年。
當年她一家九口住在數十呎木屋,生活清貧,透過培幼會的助養服務,Dolly獲契爺每月資助45元,才可繼續升學。
儲足一年錢 買機票赴加
縱使70年代初培幼會從香港撤離,但Dolly與契爺的聯繫從未間斷。契爺會在Dolly生日時寄來支票及禮物,她則省吃儉用儲足一年錢買單程機票,飛往加拿大探望契爺。她說:
Dolly這個名就是讀書時契爺幫我改的。我在加拿大時,契爺更彈琴唱了一首《Hello Dolly》送給我。
在加拿大逗留期間,契爺認真安排行程,帶Dolly四處遊玩,她與契爺一家儼如親人。她結婚時,契爺契媽亦專程來港參加婚宴。Dolly的孩子出生後,她也會帶他們到加拿大探望契爺契媽。
2010年Dolly再次飛往加拿大探望契爺。
當時他已入住安老院,記性變差,但他仍記得我這個女兒。同年12月,契爺就離世了。
雖已事隔多年,Dolly說起仍覺傷感,忍不住泛淚。即使契爺已不在,但他對Dolly的影響未有消失。Dolly與女兒分別透過培幼會助養一名兒童。她說:
我從他們(助養者)身上學會了無私奉獻。希望將這份愛傳承下去,並影響我的女兒。
一部爆谷機 改變命運
同樣受助養的陳玉堂(Tom),其契爺竟然不是「一個人」!他幼年時住在深水埗,一家六口靠爸爸在街頭為人理髮賺錢養家,因收入不穩定,姐姐讀完小學五年級已需工作養家。
後來美國一班中學生用一部爆谷機賣爆谷賺錢助養Tom,讓他可繼續讀書。
他們經濟還未獨立,已有幫助別人的心意及行動,我覺得非常偉大!
Tom延續這群中學生的「父愛」,如今透過培幼會助養兒童,過去曾探訪3次。作為一個曾被助養的人,他感受到只要付出少少,便可助孩子改變命運。
我鼓勵我的助養兒童認真讀書,希望長大後能繼續幫助下一代,傳承下去。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,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,原題為「獲加國契爺助養 港婦續助養兒童」
《晴報》facebook
撰文 : 晴報